晋国历史故事之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晋献公晚年专宠诡计多端的骊姬,导致骊姬野心疯长,竟想把自己生的奚齐立为太子。

她设法害死太子申生,逼走公子重耳、夷吾,公元前651年晋献公托孤荀息死后,另一位大臣里克杀奚齐于晋献公灵前。荀息又立骊姬妹妹所生的卓子,里克再杀卓子、骊姬,荀息也没办法了,羞愧地自缢而死。

这下轮到夷吾登场了,他那时正流亡在秦国,听到晋国此时的情况,便要求“秦晋之好”的第一人秦穆公提供帮助,并许下了一旦他成功返回晋国当上晋公便给秦国五座城池的承诺。秦穆公帮助夷吾顺利返回晋国,当上了晋公,就是晋惠公。这位晋惠公翻脸不认人,当上了晋公后想杀掉里克,便派人对他说:“没有你,就没有当前这种局势。但是你杀掉两位国君和一位大臣,给你当国君是相当困难的?”里克感到大事不妙就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你们想要治我的罪,还怕没有理由?便拔出剑来自杀了。

晋惠公也早已忘记了秦国对他的帮助之恩,也不履行给秦国五座城池的承诺,接着晋国歉收向秦借粮,秦国仍然答应了。当秦国歉收向晋借粮时,晋惠公想拒绝此事。大臣庆郑感到不妥,遭到另一位大臣虢射的反对。虢射对惠公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既然晋国不给秦国五座城池,这次借粮也不能改善两国的关系,就好像连皮都没有了毛将在哪里生长?第二年韩原之战中,晋国大败,惠公被俘。

晋国历史故事之困兽犹斗/鞭长莫及

公元前597年在邲之战中晋大败于楚,主帅荀林父请死。晋景公即将批准前,大臣士贞子劝道:“三十多年前,晋文公在城濮战了胜楚国,文公说楚军的主帅子玉还在,困兽犹斗啊!更何况子玉是一国的宰相呢?后来楚王杀了子玉,文公才放下心来。楚王杀子玉,是帮了晋国的忙。现在准许了他,结果会是怎么样?”景公恍然大悟,荀林父也官复原位。以后人们多用“困兽犹斗”比喻身处绝境仍然拼命抵抗的人。

但这时的晋景公作为霸主对中原各路诸侯已经感到“鞭长莫及”了,公元前595年楚国将晋国的同盟国宋国都城团团围住,双方相持了好几个月。第二年春天,宋国派大夫乐婴向当时的霸主晋国请求帮助。当晋景公准备出兵救援时,大夫伯宗劝道:“虽然我们鞭子长,也不能达到马致命的肚子上,我们又怎么能管得了南方的楚国呢?”于是景公就只派了一位叫解扬的大夫,到宋国去安慰了一番,并没有给宋国任何实际的援助。以后人们常用“鞭长莫及”来形容有心无力之人之事。

晋国历史故事之竭泽而渔/表里山河

晋文公回国后的第二年,周王室内乱,周襄王被迫离开都城,这时的晋文公不顾晋国百废待兴毅然送襄王回到周,并杀掉作乱者太叔带,又一次勤王成功,提高了晋国的国际地位。

公元前632年晋国为了救遭楚国侵略的宋国,发兵攻打楚的同盟国曹、卫,楚将子玉派使者以从宋撤兵为条件,要求晋国也不要再难为曹、卫。晋国暗许曹、卫来离间两国与楚的关系,并扣押使者,以此激怒子玉撤出宋国与晋交战。

晋军以战车七百辆,联合宋、齐、秦,与楚军对峙在今山东堙城西南的城濮,他问大臣狐偃如何战胜强大的楚军。狐偃献计用欺骗的办法。他又问另一位大臣雍季如何处理,雍季说用欺骗的办法只能是“竭泽而渔”,就是把池水抽干来捉鱼,到第二年就没鱼可捉了,打仗还是要靠实力。晋文公还是点放心不下,主将狐偃劝他:“打一仗吧!打胜了,我们就可以称霸诸侯;打不胜,晋国在表里山河之中,外有黄河,内有太行山、吕梁山,地势这样好,不用发愁。”

一句“表里山河”,到现在为止也是描写山西省地理形势最经典的词语。最后,晋文公用狐偃的计谋打败了楚军。马上就要打一场你死我活的激战之前,晋文公却信守当初许下的诺言,带领晋军后撤九十里。楚将子玉不知是计,结果穷追三次,导致兵将疲惫,晋军有备而来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楚军。但在论功行赏时雍季却在狐偃之上。他说:“我怎么可能以一时之利,来比百年大计的重要性呢?”接着召集诸侯举行盟会,自然晋文公当了霸主,并开启了一个半世纪的晋国霸业。

以后接受各路诸侯的朝见、进贡,他就把宾馆修的宽敞漂亮,客人就像回到家里一样,这在多年后郑国有名的大夫子产到晋国后,还念念不忘当年晋文公“宾至如归”的事。

晋国历史故事之秦晋之好

秦人先祖本为殷商嬴姓部族,周朝时在西北地区立国,始祖秦非子是商名将飞廉之后。前905年,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天子封为附庸国,号曰“秦嬴”。前821年,秦庄公击败西戎,被周宣王封为西陲大夫。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秦国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经过百余年几代人的苦心经营,到秦穆公时,“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位列“春秋五霸”之一。

晋国则是周天子分封的姬姓小宗属国,首任君主唐叔虞为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同母弟,母亲是齐太公吕尚之女、王后邑姜。晋国自晋献公时崛起,“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鼎盛时,独霸中原,囊括今山西省全部、陕西省东部与北部、河北省中部与南部、河南省西部和北部、山东西北部与内蒙局部的广大地区。

秦国和晋国,一个是因功受封的后起之秀,一个是出身高贵的老牌诸侯,疆域比邻,又都有雄主相继出现,独霸西戎的秦国想图谋中原,必要突破晋国的阻碍,而晋国欲长期称霸中原,则须遏制秦国东进的势头。两国之间的战争曾经持续不断,自前627年至前558年,60多年间,秦晋经崤之战、彭衙之战、王官之战、新城之战、河曲之战、辅氏之战、麻隧之战、栎之役、迁延之役等重要战役,秦国被晋国牢牢封锁在函谷关和桃林塞以西,晋国控制了河西地区(秦晋大峡谷中下段的黄河西部区域)的诸多城池。

两个大国相爱相杀,拼命厮打的同时,也曾经有过骨肉相连的亲情岁月,那便是秦晋之好。出于政治考虑的联姻固然动机不纯,但血脉是不掺假的,大国博弈之下,兴许尚存那么一线温情,便被后世念念不忘。

前656年,即秦穆公四年、晋献公二十一年,秦国第九位国君嬴任好,迎娶晋国第十九任君主姬诡诸之女、晋太子申生的姐姐穆姬为妻。秦晋两国各自历史上非常有作为的雄主,成为了翁婿,从此血脉相融,纠葛不清。也是这一年,在晋献公宠爱的夫人骊姬诋毁陷害之下,太子申生被逼自尽,公子重耳、夷吾逃亡在外。前651年,晋献公去世。夷吾在姐夫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国继位做了国君,是为晋惠公,又在灾荒年得到秦穆公的援助,可他却屡屡背信弃义,导致在韩原战败被俘差点被杀,幸亏姐姐穆姬舍命求情,终得以回国,死后传位给儿子圉,是为晋怀公。而怀公生性刻薄,不能容人,晋国上下,人人自危。

此时,带着赵衰等人在外逃亡多年的晋公子重耳恰好辗转来到了秦国。对晋惠公、怀公父子二人都很失望的秦穆公,决定扶持重耳回国夺取政权,还把自己的女儿文嬴嫁与重耳为正妻,另外陪嫁了四个媵妾以示隆重,这其中便有秦穆公的另外一个女儿怀嬴。怀嬴本来是晋怀公子圉当年为偷跑回国继位而丢在秦国的前妻,论辈分算是重耳的前侄媳妇。想必这样的联姻,重耳并不是那么心甘情愿的,所以才有了《左传·僖公二十三年》里的这段描述:“秦伯纳女五人,怀嬴与焉。奉匜沃盥,既而挥之。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惧,降服而囚。”后人据此提炼出秦晋之好、秦晋之匹、秦晋之缘等成语,以形容美好匹配的联姻。可对怀嬴的出现,重耳应该是不满的,以至于在怀嬴侍奉他盥洗时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来,惹恼了这位秦国公主。

怀嬴一怒,重耳有点怕了,毕竟人家娘家是强大的秦国,何况自己的智囊赵衰给分析得很清楚:“《礼志》有之曰:‘将有请于人,必先有入焉,欲人之爱己也,必先爱人。欲人之从己也,必先从人,无德于人,而求用于人,罪也。’今将婚媾以从秦,受好以爱之,听从以德之,惧其未可也,又何疑焉?”现在正有求于秦国,联姻是合作的前提,怎么敢嫌弃怠慢人家的公主呢。于是,重耳赶紧找补,脱去上衣,像囚犯那样谢罪,随后又按周礼重新迎娶了怀嬴,以表达对秦国的尊重。

前636年,重耳在秦国军队的护送和赵衰等人的簇拥下,回到晋国都城曲沃,秦穆公派人杀死晋怀公,扶持重耳当上了国君,即为晋文公,晋国由此开启称霸天下的巅峰时代。

晋国历史故事之曲沃代翼

晋文侯的遗产

晋文侯(公元前805年——公元前746年),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曲沃桓叔之兄,公元前780年——公元前746年在位,晋国第十一人国君。曾在周幽王之乱中护送太子宜臼东迁,建立东周,诛杀周携王,为东周初年局势稳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为后来的“曲沃代翼”埋下了祸根。

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太子伯继位,是为晋昭侯。晋昭侯不顾大臣师服的反对,将晋国重镇曲沃封给自己的叔叔成师,是为曲沃桓叔,师服:“建立国家应该本大而末小,即君主的力量、地盘应该大于臣下,才能够巩固统治地位。但是您却将曲沃封给成师,这就是破坏了等级的制度,肯定会危害其自身的统治地位”。因为曲沃的面积比当时晋国的翼城还要大,这显然是违反了当时的等级制度。

曲沃桓叔的野心

公元前739年,晋国大臣潘父刺杀了晋昭侯,准备迎纳曲沃桓叔。曲沃桓叔:“我在曲沃经营多年,深得民心如今时机已到,是时候夺取晋国国君之时了”。桓叔趁机发兵翼城,但是晋国国人起兵反抗,曲沃桓叔失败退回了曲沃。晋国人拥立晋昭侯之子公子平为国君,是为晋孝侯,并且诛杀了潘父等人。史称“曲沃代翼第一战”,曲沃战败,晋君获胜。

曲沃庄伯的挑衅

公元前731年,桓叔成师去世,其子庄伯继承其父之位。公元前724年,曲沃庄伯派人到晋国都城翼城弑杀了晋孝侯,晋国人在荀国等诸侯国的援助下击败了曲沃庄伯,晋人拥立晋孝侯之弟公子隰为君,是为晋鄂侯。史称“曲沃代翼第二战”,曲沃败,晋君胜。

诸侯援助的失败

曲沃庄伯失败,联合郑国、邢国,并贿赂周王室出兵助阵。当时的周天子周桓王派出了两位大夫领兵助阵,但是由于分账不均,周桓王转而支持晋鄂侯,派兵讨伐曲沃庄伯。曲沃庄伯再次失败退回到了封地,史称“曲沃代翼第三战”,曲沃战败,晋君胜。

曲沃武公的崛起

公元前716年,曲沃庄伯去世,其子武公继承其父之位。曲沃武公比起父、祖更加有手腕,利用外交手段,再次贿赂周王室和周边的诸侯国,逐渐壮大自己的力量。公元前709年,曲沃武公对晋国发动了进攻,掳走了晋哀侯。公元前706年,诱杀了小子侯。周桓王派兵维和,曲沃武公退回曲沃。

曲沃武公的胜利

公元前678年,经过67年的内战,曲沃武公终于攻占翼城,杀死了晋侯緡,灭了晋国大宗。为了防止周天子的干涉,曲沃武公将缴获的宝贝全部用来贿赂周天子,周天子封曲沃武公为晋国国君,位居诸侯之列,史称“晋武公”。从此,曲沃桓叔一脉切底打败了晋文侯一脉,成为了晋国的大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