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惠宗李秉常去世后,长子李乾顺继位,年仅3岁,由母后梁氏和舅父梁乙逋辅政,西夏又一次出现了梁氏母党集团专权的局面。为了与夏惠宗李秉常的母亲梁太后作区分,这位梁太后又被称为“小梁太后”。
他们对内排斥异己、扩大势力,对外一边攻打宋朝,一边仍与宋朝保持正常的外交关系,对外的这种做法和前朝的几位统治者的做法是一样的。
西夏统治集团知道自己不可能能消灭宋朝,所以他们发动对宋朝的战争,更多的是为了转移国内矛盾,提高自己在国内的威信。或者是以打促谈,显示自己的实力与尊严,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因此,他们不会与宋朝彻底闹翻,总是打打停停,一会儿强硬,一会儿又认怂。
小梁太后与梁乙逋的合作关系维持了8年后就破裂了,梁乙逋经常目中无人,独断专行,有时甚至都不把小梁太后放在眼里,于是他们兄妹之间展开了一场争夺权力的斗争。后来梁乙逋阴谋叛乱,小梁太后将其诛杀,独揽大权。
辽朝对西夏母党集团专权的局面一直不满,小梁太后攻打宋朝或与宋议和时,经常打着辽朝的旗号,所以辽道宗十分厌恶她。有一次,在与宋朝的战争中,西夏失利,小梁太后多次向辽朝求援,辽道宗都置之不理。之后,小梁太后在给辽道宗的上表中出言不逊,表达自己的不满,辽道宗十分恼怒。
1099年,李乾顺已年满16岁,但小梁太后仍不许他亲政,辽道宗看到小梁太后如此独断专行,已经不得人心,派人去西夏把小梁太后毒死了。于是,李乾顺得以亲政。
在亲政后,他吸取了外戚专权的历史教训,努力削弱母党集团的势力,并分封皇族以巩固皇权。李乾顺与他父亲一样,十分倾慕儒家文化与汉族文明。在他亲政后,大力提倡汉文化,倡导儒学,他在原有的“蕃学”之外,建立“国学”,以教授汉学。
李乾顺借助辽朝的力量才得以亲政,因此他亲政后完全依附辽朝,同时对宋朝采取了和解政策。之前小梁太后掌权时不断发动对宋朝的战争,而当时正好赶上了宋朝的宋哲宗在位,宋哲宗亲政后,对西夏采取强硬措施,双方战争不断,矛盾升级。所以,宋哲宗不同意,最后辽朝出面斡旋,西夏又处死了为小梁太后策划侵宋战争的两位大臣,并向宋朝上了谢罪表,宋朝才同意议和。
不过,和平的日子只过了几年,西夏与宋朝的关系就又紧张了起来。此时宋朝的宋徽宗继位,重用蔡京、童贯,实行开边以邀功的方针,多次对西夏用兵。面对宋朝的进攻,西夏基本上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最后还是得靠辽朝的帮助,才能与宋朝和谈。
宋朝虽然同意和谈,但是并未放弃攻打西夏的打算,在准备了几年后,又开始攻打西夏。双方互有胜负,在1119年西夏取得了一次战争的胜利后,请求与宋朝议和。此时宋朝已准备和金朝联合灭掉辽朝,收复幽云十六州,无暇西顾,于是答应了。
在金朝攻打辽朝期间,西夏多次出兵援辽,但都失败了。在辽朝灭亡前夕,金朝告诉西夏如果能像对待辽朝的礼数一样对待金朝,金朝将会把辽朝西北一带的地方割让给西夏。李乾顺看到辽朝灭亡已成定局,于是答应。1124年,李乾顺向金朝上表,表示西夏臣服于金朝。
宋朝的宋高宗即位后,希望联合西夏共同打击金朝,但是此时宋朝元气大伤、国力衰弱,西夏并未同意,这时候双方的朝贡关系基本上就算是结束了。后来,李乾顺因为担心金朝借攻打南宋的时候威胁自己,与南宋取得联系,但是因为双方都缺乏诚意,所以并没有实质性进展。在绍兴和议后,西夏与南宋隔着金朝的国土,不再接壤,两国关系基本断绝,少有往来。 1139年,李乾顺去世,谥号圣文皇帝,庙号崇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