宕昌:县名。南北朝时期,羌人曾在今宕昌县境建立“宕昌国”,宕昌为羌族部落首领之名。北周天和元年(566年)灭宕昌国后,遂设宕昌总管府。从此,宕昌之名延续至今。
临夏:临夏也称之谓河州(大夏河边的州)。《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治水,“导河自积石,至龙门,入于沧海。”被誉为“大禹治水的源头”。秦汉王朝时就在此设县、置州、建郡,古称枹罕,后改河州、导河,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唐蕃古道之重镇,茶马互市之中心,有“河湟重镇”之称。
康乐:县名。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始置康乐塞,取“康泰安乐”之意。金皇统二年(1142年)改康乐县。以后各代建制和地名几经变更?940年复设康乐县至今。
永靖:县名。古称“西羌之地”,1929年始置永靖县,取“永远安定” 之意。
广河:县名。原名广通县,因境内有广通河流过而得名。后因广通地名与云南省广通县重名,1957年改名广河县。
和政:县名。明代初设和政驿,取“人和政通” 之意,始有和政之名。清顺治初(1644年)改设和政驿站。1929年始置和政县。
东乡族自治县:县名。1955年5月成立东乡族自治县。因此地为东乡族之发祥地,县境内以东乡族人口为主体,故以东乡族名为自治县名。
积石山:县名。因境内有积石山而得名。北宋设积石军,金置积石州,均取积石山名。又因境内居保安、东乡、撒拉等少数民族,1980年6月成立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
甘南: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甘肃西南部。
合作:市名。合作原名“黑措”,系藏语,意为羚羊。原为合作乡。1956年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由拉卜楞迁此,改为合作镇。1996年设合作市。
临潭:县名。唐贞观五年(公元631年)改美相县为临潭县,以“其城东、西、北三面并枕洮水”得名。
夏河:县名。1928年设县时,因县置在大夏河上游,故名“夏河县”。
舟曲:县名。因境内主要河流白龙江,藏语称之为“舟曲”,舟曲地名由此而来。1955年始置舟曲县。
玛曲:县名。成立于1955年。因黄河环绕县城,当地藏语称黄河为“玛曲”,故以玛曲作县名。
碌曲:县名。古称洮源,因地处洮河上游而得名。洮河,藏语称为“碌曲”,故1955年设县时定名“碌曲县”。
迭部:县名。北周时置迭州,唐代称叠州。1961年置迭部县,以迭山得名。
卓尼:县名。因卓尼古寺得名。卓尼是藏语马尾松之音译。相传元朝时曾在此地建寺,以寺内有两棵高大的马尾松而得名,自此始有卓尼地名。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设卓尼土司千户所。1950年成立卓尼藏族自治区,1953年改为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