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是我国内陆省份,位于华北地区、黄河中游地区、黄土高原上。
整体地势呈东北高西南低,省内地貌复杂多样,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占比超过80%。
境内有大小河流超过一千条,河流主要分为2大流域,黄河和海河流域。黄河流域主要有汾河、沁河、涑水河等,流域面积占全省62%;海河流域主要有桑干河、滹沱河、漳河等。流域面积占全省38%。
因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区,处于温带季风性气候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带,年平均降雨量在300至700毫米之间,降雨季节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6至8月,这也导致山西境内河流水量季节性变化非常的大。
这样的季节性变化,再结合山西的地形地貌,非常容易在汛期形成洪涝灾害,而汛期之后又会陷入长期无水可用的危机中。因此,山西省内兴建水利工程是非常必要且迫在眉睫的大事。
目前,山西建有大中型水库81个,其中大型水库11个,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这其中在山西境内总库容最大的十座水库。
山西境内最大水库:汾河水库
汾河水库,总库容7.21亿立方米,为汾河上的大(2)型水库。
该水库位于太原市娄烦县,兴建于1958年,1961年建成启用,1978年加固加高后达到目前总库容,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供水为主,兼顾发电、养殖等功能的水利工程。
汾河是黄河第二大支流,也是山西最大河流,发源于吕梁山脉的管涔山,受太行山和吕梁山影响,自西北向东南于河津市汇入黄河,两山夹一河的地势也在两山之间形成了汾河谷地,虽然面积不大,但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沛,自古就是一片富饶之地,如今更是山西粮食和棉花基地,养育着山西众多人口。因此,在汾河流域治理自古以来就是当地重要工作,目前汾河上修建有3座大型水库,汾河水库便是其中总库容最大的一座水库。
假如说万家寨水库和三门峡水库是跨省水库,应该按对应面积按省分库容,那么汾河水库就是山西境内最大的水库了。
山西境内第二大水库:册田水库
册田水库,总库容5.8亿立方米,为海河流域永定河上游桑干河上的大(2)型水库。
该水库位于大同市云州区,兴建于1958年,1960年下闸蓄水,是一座具备供水、防洪、灌溉及养殖等功能的水利工程。
册田水库位于官厅水库上游,因地处黄土高原,册田水库在为下游的官厅水库拦沙、防洪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册田水库还是跨流域调水工程万家寨引黄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万家寨水利枢纽引黄河水注入桑干河,再通过册田水库拦储后,向永定河进行生态补水,让曾经一度干涸的永定河重新奔流,助力永定河生态环境复苏。
山西境内第三大水库:漳泽水库
漳泽水库,总库容4.27亿立方米,为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水系浊漳河南源干流上的大(2)型水库。
该水库位于长治市潞州区,兴建于1959年,1960年下闸蓄水,是一座以供水、灌溉、防洪为主,兼顾养殖、旅游等功能的水利工程。
山西境内第四大水库:张峰水库
张峰水库,总库容3.94亿立方米,为黄河流域沁河干流上的大(2)型水库。
该水库位于晋城市沁水县,兴建于2005年,2008年下闸蓄水,是一座以供水为主,兼顾防洪、发电等功能的水利工程。
张峰水库最特别的是“上帝视角”下的形状,特别像一条巨龙,寓意非凡。
山西境内第五大水库:关河水库
关河水库,总库容1.399亿立方米,为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水系浊漳河北源干流上的大(2)型水库。
该水库位于长治市武乡县,兴建于1958年,1960年拦河筑坝蓄水而成,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发电、养殖等功能的水利工程。
山西境内第六大水库:汾河二库
汾河二库,总库容 1.33亿立方米,为汾河上的大(2)型水库。
该水库位于太原市尖草坪区,兴建于1996年,1999年下闸蓄水,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等功能的水利工程。
山西境内第七大水库:后湾水库
后湾水库,总库容1.296亿立方米,为海河流域漳卫南运河水系浊漳河西源干流上的大(2)型水库。
该水库位于长治市襄垣县,兴建于1959年,1960年竣工启用,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等功能的水利工程。
山西境内第八大水库:文峪河水库
文峪河水库,总库容1.166亿立方米,是汾河支流文峪河上的大(2)型水库。
该水库位于吕梁市文水县和交城县之间,兴建于1959年,1970年竣工,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顾灌溉、发电等功能的水利工程。
山西境内第九大水库:柏叶口水库
柏叶口水库,总库容1.0137亿立方米,是汾河支流文峪河上的大(2)型水库。
该水库位于吕梁市交城县,兴建于2009年,2013年下闸蓄水,是一座以防洪、供水、灌溉为主,兼顾发电、养殖等功能的水利工程,是山西省第一个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的工程建设项目。
山西境内第十大水库:浍河水库
浍河水库,总库容9964万立方米,为黄河流域汾河支流浍河上的中型水库。
该水库位于临汾市曲沃县,兴建于1957年,1959年下闸蓄水,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养殖、旅游等功能的水利工程。
跨省水库:三门峡水库
三门峡水库,总库容162亿立方米,是黄河干流上的大(1)水库。
该水库坝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和河南省三门峡市交界处的黄河干流上,因修建三门峡水利枢纽拦河筑坝蓄水而成,兴建于1957年,1960年下闸蓄水,1961年主体工程完工。三门峡大坝有着“万里黄河第一坝”之美誉,是一座屹立在滚滚洪流上的大型混凝土重力坝,主坝长713米、坝顶高程353米、最大坝高106米。
不过受制于潼关高程的限制,为避免关中平原渭河下游泥沙进一步淤积,降低洪涝灾害风险,三门峡水利枢纽只能保持在330米高程低水位运行,无法全面发挥设计功能。后续经过3次运行方式改变,在采取“蓄清排浑”的调控方式后,泥沙淤积的现象终于得到缓解,330米高程以下库容已恢复并长期维持在32亿立方米以上,而335米高程以下库容基本上维持在60亿立方米左右。假如以60亿立方米库容进行计算,该库区主要集中在三门峡坝址到潼关段的黄河干流上,按山西河南对半分考虑,三门峡水库是可以作为山西总库容最大的水库进行看待的。
虽然三门峡水利枢纽争议不断,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在高含沙量河流运行方式探索上作出重要贡献,特别是成功探索出“蓄清排浑”的运用方式。“蓄清排浑”简单来讲在汛期河水含沙量高的时候进行放水,通过大坝的泄洪低孔排出库区淤积泥沙,能长期保持库区有效库容;在非汛期,也就是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河水含沙量低的时候进行蓄水,此时水库便可满足防洪、减淤以外的功能所需没比如供水、灌溉和发电。
跨省水库:万家寨水库
万家寨水库,总库容8.96亿立方米,为山西省总库容最大的水库,是黄河中游干流上的大(2)型水库。
该水库是一座跨省水库,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和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交界处的黄河干流上,因修建万家寨水利枢纽拦河筑坝蓄水而成,兴建于1994年,1998年下闸蓄水,是一座以供水、发电为主,兼顾防洪、防凌等功能的水利工程。
万家寨水利枢纽由水利部、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三方出资兴建,是我国首座由中央和地方合作建设的水利工程,不过在《全国大型水库大坝安全责任人名单》中,万家寨水利枢纽的政府责任人是山西省政府,管理单位责任人万家寨公司电站管理局也在太原市,因此该水利枢纽往往算入山西省考虑,在很多宣传上都是作为山西最大水库进行宣传,不过严谨来讲,万家寨水库库区更大部分在内蒙古范围。
万家寨水利枢纽是“引黄入晋工程”的龙头工程。山西地处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又严重匮乏,严重制约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为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引黄入晋”走马上线,从万家寨水库取水,向太原、大同和朔州3个能源基地供水,极大缓解水资源短缺困境。
万家寨水电站安装有6台18万千瓦发电机组,总装机规模108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27亿度,不仅为山西和内蒙古地区提供大量清洁能源,同时还为以火力发电为主的山西电网和蒙西电网提供水电调峰,对优化华北电网能源结构意义重大。
跨省水库:龙口水库
龙口水库,总库容1.96亿立方米,是黄河中游干流上的大(2)型水库。
该水库位于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和内蒙古准格尔旗两省交界处的黄河干流上,因修建龙口水利枢纽拦河筑坝蓄水而成,兴建于2006年,2009年下闸蓄水,是一座以调峰发电为主,兼顾防洪、防凌等功能的水利工程。龙口水利枢和万家寨水利枢纽一样同属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有限公司,也是算入山西省考虑,当然严谨按库区考虑与内蒙古对半分,龙口水库分属山西部分库容不足1亿立方米。
龙口水利枢纽位于万家寨水利枢纽下游25公里处,是万家寨水利枢纽的配套工程,其建成主要目的是对万家寨电站进行反调节,安装有4台10万千瓦和1台2万千瓦的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42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