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之最终被蒙古灭亡

西夏最后这四位皇帝统治时期的历史,可以说就是被蒙古按在地上摩擦的历史。

夏襄宗李安全继位后,奉行依附金朝抗击蒙古的策略。1207年秋,蒙古的成吉思汗得知李安全篡位自立的消息后,立即率军攻入西夏,李安全调兵抵抗,蒙古军未敢深入。两年后,成吉思汗再次率军攻入西夏,西夏军难以抵挡,一路溃败。

不久,蒙古军围住了西夏都城中兴府,李安全亲自登城督促将士守城,并向金朝求救,金卫绍王想坐收渔人之利,拒不出兵,李安全只得向成吉思汗献女求和。

在蒙古撤军后,李安全对金朝在西夏危难之时拒不出兵相救的事耿耿于怀,于是在1210年,率军攻打金朝,两国关系就此破裂。而新兴的黑塔坦部落攻打西夏河西州郡。

经过连年战争,西夏国力已十分衰弱,1211年,齐王李遵顼发动宫廷政变,废黜李安全,继立为帝,李安全被废一个月后,不明不白地死去。当初李安全废黜了夏桓宗李纯祐,自立为帝,不久李纯祐突然死亡,这样的戏码在他身上又演了一遍。

李遵顼继位后,依附蒙古攻打金朝,他几乎每年都多次派兵进攻金朝的州城,但是多数以无结果或战败而告终。

蒙古攻打金朝,经常向西夏征调军队,西夏不堪其扰。1217年,蒙古西征花剌子模,再次向西夏征兵,西夏不愿意。这一年十二月,成吉思汗亲率大军进攻西夏,围困首都中兴府。李遵顼命太子守城,自己逃奔西凉府躲避,同时遣人向蒙古请降。直到蒙古军退走,李遵顼才又返回中兴府。

经过这一次事变,李遵顼深感蒙古才是西夏最大的威胁,从此改变策略,想联金抗蒙,但是金宣宗认为李遵顼反复无常,不同意。于是,李遵顼又攻打金朝,甚至还想与南宋联盟共同对付金朝,但是收效甚微。

西夏连年战争,损失巨大,军民死伤无数,国内发生大旱,已十分衰弱,但是李遵顼不听劝谏,仍然准备进攻金朝。

李遵顼之前反复无常的行为,已经失去了成吉思汗的信任,成吉思汗多次遣使到西夏令他退位。1223年,李遵顼被迫将皇位传给次子李德旺,李遵顼成为了西夏历史上唯一的太上皇。1226年李遵顼去世,谥号英文皇帝,庙号神宗。

李德旺继位后,改变了父亲依附蒙古的策略,转而对抗蒙古。他准备联合漠北的一些对蒙古不满的部落,趁成吉思汗西征之际,共同抗击蒙古。

等成吉思汗西征结束回来后,听说了这一消息,1224年,成吉思汗率军攻打西夏,西夏损失惨重,李德旺只能派遣使者请降,并答应派遣人质到蒙古,蒙古才撤军。

不过,李德旺仍希望可以联合金朝,共同抗击蒙古。1225年,西夏与金朝签订和约,双方重归于好,但是却无济于事了。因为此时金朝由于受到蒙古入侵,元气大伤,已经自顾不暇了,怎么可能还能援助西夏呢。

1226年,成吉思汗以李德旺收留了他的仇敌乃蛮部屈律罕的儿子为借口,亲率大军10万从北路攻入西夏,深入河西,攻破多座城池,西夏已危在旦夕。李德旺对此束手无策,忧悸而亡,庙号献宗。

西夏群臣拥立李德旺的侄子南平王李睍为帝,当时蒙古大军分东西两路向西夏首都中兴府逼进,并将其包围,进行长期围困,中兴府城内粮尽援绝,疾病蔓延,已丧失抵抗能力。1227年,成吉思汗派人向李睍招降,李睍走投无路,献城投降,西夏灭亡。李睍没有谥号和庙号,一般被称为夏末帝。 西夏的10位皇帝,除了最后三位外,都被安葬在西夏都城兴庆府以西的贺兰山东麓,算上被追封的太祖李继迁和太宗李德明,一共有9座帝陵,还有271座勋臣贵戚的陪葬墓。位于宁夏首府银川市的西夏陵遗址区,是西夏留存至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遗存。如今在其基础上,已经建成了西夏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如果想实地了解西夏历史文化的话,这是一个必去的地方。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