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孔子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诞辰日期一直存在争议,至今没有明确。民国期间,是以民间接受程度较高的《谷梁传》所记载的孔子诞辰日期为标准,即“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由于近代推行西学,并且,便将其推算为西历,但西方主要历法有两部,即“儒略历”和“格里历”,分别推算为“孺略历公元前551年10月4日”和“格里历公元前551年9月28日”,最终,民国政府选择了主流的“格里历”,并将当时的“教师节”定为9月28日。
2024年是孔子诞辰2574周年还是2575年?
下面介绍下历史纪年如何计算:
一、公元525年,叙利亚有个名叫埃克西的僧侣,他为了推算耶稣“复活”的日期,认为耶稣诞生在距他那时525年之前,于是,他建议把耶稣诞生的那一年作为公元起始第一年——公元1年,在此之前的时间称为“公元前”。公元1582年,教皇格里高利13世于公元1582年颁定历法,就是现在的公历,俗称阳历、太阳历、格里历,当时0这个概念还没有被广泛接受,因此也未设公元0年,这样一直延续至今。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后,决定采用这一纪年方式。
二、关于公元前后。公元纪年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以元年为界,元年前称为公元前××年,元年后称为公元××年。每一个10年为一个年代,例:30年代指30-39。
三、 关于世纪纪年。一个世纪为100年,前20年为世纪的初期,后20年为世纪的末期。如由年代换为世纪,百位上加1,其他不变,例,公元1840年就是19世纪,只要在百位“8”上1就行了,公元前也是如此,例,公元前2070年,即公元前21世纪。如由世纪换为年代,需知道一个世纪的跨度,例,19世纪指从1800年-1899年。但是注意,公元前6世纪指从公元前599年-公元前500年。比如,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请转化为世纪纪年,应该是公元前6世纪末。而像1999年澳门回归,就是20世纪末。在这里需要一提的是,公元后的大数为末期,小数为初期,而公元前恰恰相反,大数为初期,小数为末期。
四、关于计算年代。不跨元年的等于二者的差,例:司马迁(公元前190-公元前145),他的年龄应该是190-145=45,而跨元年的等于二者的和减去1,例:光武帝(公元前6年—57年),那他的年龄是6+57-1=62。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今年是2024年,则,今年是孔子诞辰2574周年,即2024-(-551)-1=2574。
由于中、日、韩、越等国家都按2575年计算,可以理解为虚岁,而非周年。
五、关于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民国纪年是把中华民国成立之年作为第一年。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1月1日,这一天,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改用阳历,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公元纪年是把传说中的耶稣生年作为第一年,这一年之前,为公元前,之后(含耶稣生年)为公元后。
六、如何快速而正确的换算呢?
我们假设民国元年(1912年)的前一年(1911年)为民国0年,在民国0年(1911年)的基础上换算出民国多少年或公元哪一年。其方法是:已知公元××××年,换算该年为民国多少年,则公式为公元××××年-1911年=民国××年;已知民国××年,换算成公元××××年,则公式为公元××××年=民国××年+1911年。这种方法换算出的结果不需再加或再减一年,一步就可得出所要换算的结果。例如:计算1937年是民国几年,根据公式可得,1937-1911=26;计算民国36年是公元哪一年,根据公式可得,36+1911=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