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罗众官

阎罗王其麾下有:鬼判官、黑白无常、牛头马面、孟婆、地公、游星、城隍,无数阴兵鬼将等。

【1】鬼判官是地府鬼使,黑面阴神,人见人吓,鬼见鬼怕,手持生死册,记载无数生灵的寿命,阴曹地府共有四大判官:(1)赏善司宋开封府尹包拯:执掌善薄,身着绿袍,笑容可掬。生前行善小鬼全部由他安排,根据生前行善程度大小、多少予以奖赏。在六道轮回中,或登天成神,或投胎做人,只需在孟婆处喝一碗迷魂茶,忘却生前恩怨,即可重食人间烟火。(2)罚恶司圣君钟馗:身着紫袍,怒目圆睁。双唇紧闭,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凡来报到的鬼魂,先经孽镜台前映照,显明善恶、区分好坏。生前作恶的坏鬼全部由他处置,他根据阎罗王的“四不四无”原则量刑,四不——不忠、不孝、不悌、不信;四无——无礼、无义、无廉、无耻,轻罪轻罚,重罪重罚,再交阴差送到罚恶刑台上,送往十八层地狱,直到刑满,再交轮回殿,拉去变牛变马,变虫变狗等等,重返阳世。(3)察查司宋朝寇准:双目如电,刚直不阿,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其职责是让善者得到善报,好事得到弘扬,使恶者受到应得的惩处,并为冤者平反昭雪。(4)阴律司掌生死簿范仲淹:范判官是驰名阴曹地府的头号人物,身着红袍,左手执生死薄,右手拿勾魂笔,专门执行为善者添寿,让恶者归阴的任务。

【2】黑白无常,此二神手执脚镣手铐,专职缉拿鬼魂、协助赏善罚恶。(1)白无常名为谢必安,属阳。时常满面笑容,身材高瘦,面色惨白,口吐长舌,其头上官帽写有“一见生财”四字,予感谢并对恭敬神明之人以好运,尊之曰“活无常”,“白爷”,“七爷”等。对男性吸其阴魂,对女性散其阴魄。(2)黑无常名为范无救(或称无赦),属阴。面容凶悍,身宽体胖,个小面黑,官帽上写有“天下太平”四字,意为对违抗法令身负罪过者一概无赦,尊之曰“矮爷”,“黑爷”,“八爷”。对女性吸其阳魂,对男性散其阳魄。

【3】牛头马面担任巡逻和搜捕逃跑罪人的衙役的勾魂使者。

【4】孟婆是地府中专司掌管将生魂抹去记忆的阴使,为所有前往投胎的灵体提供孟婆汤,以消除鬼魂的记忆。

【5】地公掌管地府行政的,除了保护乡里安宁平静,同时隶属于城隍之下,掌管乡里死者的户籍。

【6】城隍是冥界的地方官,主管生人亡灵、奖善罚恶、生死祸福和增进幸福利益等等。

【7】游星就是日夜游神,是四处游荡的凶神,分别于日间、夜间监督人间的善恶,隶属于城隍之下。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孔子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诞辰日期一直存在争议,至今没有明确。民国期间,是以民间接受程度较高的《谷梁传》所记载的孔子诞辰日期为标准,即“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由于近代推行西学,并且,便将其推算为西历,但西方主要历法有两部,即“儒略历”和“格里历”,分别推算为“孺略历公元前551年10月4日”和“格里历公元前551年9月28日”,最终,民国政府选择了主流的“格里历”,并将当时的“教师节”定为9月28日。

2024年是孔子诞辰2574周年还是2575年?

下面介绍下历史纪年如何计算:

一、公元525年,叙利亚有个名叫埃克西的僧侣,他为了推算耶稣“复活”的日期,认为耶稣诞生在距他那时525年之前,于是,他建议把耶稣诞生的那一年作为公元起始第一年——公元1年,在此之前的时间称为“公元前”。公元1582年,教皇格里高利13世于公元1582年颁定历法,就是现在的公历,俗称阳历、太阳历、格里历,当时0这个概念还没有被广泛接受,因此也未设公元0年,这样一直延续至今。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后,决定采用这一纪年方式。

二、关于公元前后。公元纪年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以元年为界,元年前称为公元前××年,元年后称为公元××年。每一个10年为一个年代,例:30年代指30-39。

三、 关于世纪纪年。一个世纪为100年,前20年为世纪的初期,后20年为世纪的末期。如由年代换为世纪,百位上加1,其他不变,例,公元1840年就是19世纪,只要在百位“8”上1就行了,公元前也是如此,例,公元前2070年,即公元前21世纪。如由世纪换为年代,需知道一个世纪的跨度,例,19世纪指从1800年-1899年。但是注意,公元前6世纪指从公元前599年-公元前500年。比如,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请转化为世纪纪年,应该是公元前6世纪末。而像1999年澳门回归,就是20世纪末。在这里需要一提的是,公元后的大数为末期,小数为初期,而公元前恰恰相反,大数为初期,小数为末期。

四、关于计算年代。不跨元年的等于二者的差,例:司马迁(公元前190-公元前145),他的年龄应该是190-145=45,而跨元年的等于二者的和减去1,例:光武帝(公元前6年—57年),那他的年龄是6+57-1=62。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今年是2024年,则,今年是孔子诞辰2574周年,即2024-(-551)-1=2574。

由于中、日、韩、越等国家都按2575年计算,可以理解为虚岁,而非周年。

五、关于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的换算。民国纪年是把中华民国成立之年作为第一年。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1月1日,这一天,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改用阳历,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公元纪年是把传说中的耶稣生年作为第一年,这一年之前,为公元前,之后(含耶稣生年)为公元后。

六、如何快速而正确的换算呢?

我们假设民国元年(1912年)的前一年(1911年)为民国0年,在民国0年(1911年)的基础上换算出民国多少年或公元哪一年。其方法是:已知公元××××年,换算该年为民国多少年,则公式为公元××××年-1911年=民国××年;已知民国××年,换算成公元××××年,则公式为公元××××年=民国××年+1911年。这种方法换算出的结果不需再加或再减一年,一步就可得出所要换算的结果。例如:计算1937年是民国几年,根据公式可得,1937-1911=26;计算民国36年是公元哪一年,根据公式可得,36+1911=1947。

阎王爷

阎王爷,还叫阎罗王,原型是印度神话中的阎魔王,在早期佛教和印度教神话中阎王是冥界唯一的王。“阎魔王”一词,又译作双王,系因此王在地狱中双受苦乐之故。此外,另有一说,谓系兄妹二人共为地狱之王,兄治男事,妹治女事,因此称为双王。依佛书所载,阎摩鬼王,总治一四○地狱。其宫殿在阎浮提洲南方的铁围山之外,纵广六十由旬,有七种墙壁、栏楯、铃网与行树。台殿园苑,景境甚为殊丽。然而阎王并不只是享福报与主掌地狱狱政而已。由于他宿世曾造恶业,业报所及,使他在冥司仍然三时自受其苦。受苦之时,宫殿自然变成炎炽铁城,他也会被守狱者施以种种处罚。当他忏悔心切、发愿入佛门时,则苦报自然消除。

在密教里,阎摩王被列在天部,名为焰摩天。而且也有以焰摩天为中心的修法。依《十二天供仪轨》所载,此天像是︰骑乘水牛,右手执人头幢,左手仰掌,有天女与持刀棒戟之鬼使为侍。在修法方面,日本有一种‘焰摩天供养法’(略称‘焰摩天供’),主要功能是除病、息灾、延寿与生产。修焰摩天法时,所建立之别尊曼荼罗,谓之‘焰摩天曼荼罗’。

而我们所熟悉的阎罗王,其实是道教的神仙,道教根据印度神话及佛教的阎魔王收编归为其中一位的十殿阎王,并结合民间传说将其与历史人物结合的说法在民间广为传扬。但同时,佛教也将十殿阎王概念吸收,由此佛教神话中阎罗王冥界之王的神职被剥夺,佛教的阎罗王也成了和本土道教一样由北宋包拯担任的地府第五殿殿主。

原来阎王只有一人,由治事分现为五人,其僚佐有十八人。唐代时,就有天帝册封阎罗王,并由其统率五狱卫兵之说,同时也有地狱分为十殿,十殿均有主,称地府十王。十王各有名号,合称十殿阎王。

所谓十殿阎王依次是: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卞城王、泰山王、都市王、平等王、转轮王。

阎王掌管人的生死和轮回。在佛教传说里面,人死后要去阴间报到,接受阎王的审判。

阎王爷身边的下属有:鬼判官;黑白无常、牛头马面、钟馗、孟婆、地公、游星,无数阴兵鬼将等。

民间传说中,“四大阎王”一说认为阎王有四位:除包拯外,还有韩擒虎、范仲淹和寇准。另一说则认为阎王有三位,分别是:包拯、范仲淹和寇准。都是清官。 明清以来,十殿阎王之说盛行,以致有替代道教原有的东岳大帝主宰生死之势。但是民间少有专门奉祀十殿阎王的庙观(除了重庆酆都,又称丰都)。一般均在当地城隍庙内设阎王殿,奉祀十殿阎王。各王诞辰之日,虽然也有香火,但主要奉祀十殿阎王,当是在为亡魂举行超度科仪之时,以祈求各殿阎王开释亡魂,使其早日受度升天。

灶王爷

在民间有种说法,叫“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因为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会有“男女之嫌”。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我们俗称的“小年”,也是祭拜灶王爷的日子。关于灶王爷的由来,民间流传着一个非常有趣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户姓张的人家,有兄弟两个,老大是位泥水匠,老二是位画师。老大最拿手的活计就是盘灶台,手艺非常好,在当地很有名,人们称他为“张灶王”。

俗话说:“家有千口,主事一人”。张灶王一去世,家里没有了主事的,就乱作一团,几房儿媳妇都闹着要分家产。老二平常只会画画,不管家务事,所以也是一筹莫展,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张灶王周年祭日之前,画师终于想出一个办法。在腊月二十三深夜,也就是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画师忽然把全家人都叫醒,说是大哥显灵了。

他将一家老小领到厨房,只见厨房的灶壁上,在昏暗的烛光照耀下,若隐若现地显现出张灶王和他已故妻子的容貌,全家人都惊得目瞪口呆。

画师说:“我昨天晚上梦到大哥大嫂都已经成仙,玉帝封大哥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你们平日里好吃懒做,无事生非,闹得家里鸡犬不宁,家神不安。大哥知道后非常生气,准备上报玉帝,降罪惩罚你们。”

儿女侄媳们听了这番话,一个个惊慌不已,感觉跪地磕头,并且取来张灶王平时最爱吃的甜食供上,恳求灶王爷宽恕。

从此以后,张家的兄弟叔伯,妯娌媳妇们,都能和谐共处,再也不闹事了。街坊邻居们知道后,一传十,十传百,大家就来一探究竟。后来得知,腊月二十三灶壁上的灶王爷,原来是画师提前画好,贴到墙上的。只是想借此吓唬一下儿女侄媳,没想到效果如此显著。

乡亲们知道这个情况后,就纷纷来找画师,让他帮忙也给。自己家里画一张灶王爷的像。如此以来,十里八乡,家家户户都开始在灶台上贴上灶王像,在腊月二十三这天祭祀灶王爷,逐渐形成了小年的一个祭祀风俗。到了周朝,皇宫也将它列为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节日习俗了。

王母娘娘

王母娘娘来自于西王母的神话传说,她本来叫做西王母,也称王母,金母或者金母元君。西王母的神话故事历经了两次演化。汉代是西王母神话传说演化的第一个阶段。这个时期,西王母居住在今天的昆仑山的石洞中,是一个人面兽身的怪物形象。《山海经》有这样的记载:“西王母人身虎齿,豹尾蓬头云云,乃西王母使者西方白虎之神,非西王母之形。”“西王母由混沌道气中西华至妙之气结气成形,厥姓侯氏,位配西方”。这就是西王母最早的来历。《山海经》也有对西王母住所的描述,其中称王母娘娘是女神仙之宗,住在昆仑山之间,这里城池占地千里之广,玉楼有十二座,左边连接着瑶池,右边是翠山环绕。

第二次演化阶段是在围巾南北朝时期,此时,人们把西王母神话传说和周穆王西征、汉武帝西巡的历史事实联系起来,西王母形象人格化、神化传说故事化,其中周穆王和西王母在瑶池相会的故事广为流传,影响很大。原来的西王母住在西方与世隔绝的洪荒之地,只有天界神仙和个别部落领袖及封建帝王才能偶然短暂地与之接触,一接触却发现西王母是一位彬彬有礼、能歌善舞且富感情的妇女。在《穆天子传》中,西王母变成了一个雍容平和、能唱歌谣、熟谙世情的妇人。在《汉武帝故事》中,西王母又变成了一个年约三十、容貌绝世的女神。

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多有对西王母的描绘,称她是“瑶池金母”,开种蟠桃,三千年一成熟,每逢蟠桃成熟,西王母大开寿宴,诸仙前来为她上祝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