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Pad 函数系列之一

Public Function FindNotePadText(ByVal sTxtFile As String, ByVal sData As String) As Boolean
FindNotePadText = False
On Error Resume Next
Dim TxtFileNumber As Integer
Dim LineContent As String
TxtFileNumber = FreeFile
If Not FileExist(sTxtFile) Then Exit Function
Open sTxtFile For Input As TxtFileNumber
Do While Not EOF(TxtFileNumber) ‘把文本读至数组
Line Input #TxtFileNumber, LineContent
If InStr(1, LineContent, sData, vbTextCompare) > 0 Then
FindNotePadText = True
Exit Do
End If
Loop
Close TxtFileNumber
If Err.Number <> 0 Then Err.Clear
On Error GoTo 0
End Function


Public Function GetNotePadRowNo(ByVal sTxtFile As String, ByVal sData As String, Optional ByVal bFirst As Boolean = False) As Integer
‘sData 出现在 sTxtFile 的行号,无 sData 为 0,bFirst = True 取第一次,bFirst = False 取最后一次
On Error Resume Next
GetNotePadRowNo = 0
If Not FileExist(sTxtFile) Then Exit Function
Dim TxtFileNumber As Integer
Dim LineContent As String
Dim LineArray() As Integer
Dim LineCount As Integer
Dim LineNumber As Integer
LineCount = 0
LineNumber = 0
TxtFileNumber = FreeFile
Open sTxtFile For Input As TxtFileNumber
Do While Not EOF(TxtFileNumber) ‘读文本
Line Input #TxtFileNumber, LineContent
LineNumber = LineNumber + 1
If InStr(1, LineContent, sData, vbTextCompare) > 0 Then ‘出现
LineCount = LineCount + 1
ReDim Preserve LineArray(1 To LineCount)
LineArray(LineCount) = LineNumber
End If
Loop
Close TxtFileNumber
If IsEmptyArray(LineArray) Then Exit Function ‘0
If bFirst Then
GetNotePadRowNo = LineArray(LBound(LineArray))
Else
GetNotePadRowNo = LineArray(UBound(LineArray))
End If
If Err.Number <> 0 Then Err.Clear
On Error GoTo 0
End Function


Public Sub ReplaceNotePadText(ByVal sTxtFile As String, ByVal sOld As String, ByVal sNew As String)
On Error Resume Next
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Dim Lines() As String
Dim LineContent As String
Dim iLineCount As Integer
Dim TxtFileNumber As Integer
TxtFileNumber = FreeFile
If Not FileExist(sTxtFile) Then Exit Sub
Open sTxtFile For Input As TxtFileNumber
Do While Not EOF(TxtFileNumber) ‘把文本读至数组
Line Input #TxtFileNumber, LineContent
LineContent = Replace(LineContent, sOld, sNew, 1, -1, vbTextCompare)
iLineCount = iLineCount + 1
ReDim Preserve Lines(1 To iLineCount)
Lines(iLineCount) = LineContent
Loop
Close TxtFileNumber
If iLineCount = 0 Then Exit Sub ‘LBound 会出错
Open sTxtFile For Output As TxtFileNumber
For I = 1 To iLineCount
Print #TxtFileNumber, Lines(I)
Next I
Close TxtFileNumber
If Err.Number <> 0 Then Err.Clear
On Error GoTo 0
End Sub


Public Sub TurnNotePadCursor(ByVal sTxtFile As String, ByVal iRow As Integer, Optional ByVal iColumn As Integer = 1, Optional bOpen As Boolean = False) ‘把文本文件光标移到某行某列
On Error Resume Next
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Dim oShell As Object
Set oShell = CreateObject(“WScript.Shell”)
If bOpen Then
‘新打开文件
Dim lPid As Long
lPid = Shell(“notepad.exe ” & sTxtFile, vbNormalFocus)
AppActivate (lPid)
Else
‘须紧跟 OpenFile 之后,以保证 sTxtFile 为当前窗体
‘Debug.Print sTxtFile
‘Debug.Print GetShortName(sTxtFile)
For I = 1 To GetNotePadRowCount(sTxtFile, False)
DoEvents
oShell.SendKeys “{UP}” ‘回到首行
Next I
For J = 1 To GetNotePadColumnCount(sTxtFile, False)
DoEvents
oShell.SendKeys “{LEFT}” ‘回到首列
Next J
End If
For I = 1 To iRow – 1
oShell.SendKeys “{DOWN}”
Next I
For J = 1 To iColumn – 1
oShell.SendKeys “{RIGHT}”
Next J
ERR_NORUNNING:
If Err.Number <> 0 Then Err.Clear
On Error GoTo 0
End Sub


Public Function GetNotePadRowCount(ByVal sTxtFile As String, Optional ByVal bTrimRow As Variant = True) As Integer ‘获取 txt 文件行数, bTrimRow 为真, 则空行 “” 及空格行 ” ” 不计
On Error Resume Next
GetNotePadRowCount = 0
Dim TxtFileNumber As String
TxtFileNumber = FreeFile
If bTrimRow Then
Dim LineContent As String
Open sTxtFile For Input As TxtFileNumber
Do While Not EOF(TxtFileNumber) ‘把文本读至数组
Line Input #TxtFileNumber, LineContent
LineContent = Trim(LineContent)
If Not LineContent = “” Then GetNotePadRowCount = GetNotePadRowCount + 1
Loop
Close TxtFileNumber
Else
Open sTxtFile For Binary As #TxtFileNumber
GetNotePadRowCount = UBound(Split(Input(LOF(1), #1), vbCrLf)) + 1
Close #TxtFileNumber
End If
If Err.Number <> 0 Then Err.Clear
On Error GoTo 0
End Function


Public Function GetNotePadColumnCount(ByVal sTxtFile As String, Optional ByVal bTrimRow As Variant = True) As Integer ‘获取 txt 文件列数(最大列数)), bTrimRow 为真, 则每行两端的 ” ” 不计
On Error Resume Next
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GetNotePadColumnCount = 0
Dim LineContent As String
Dim TxtFileNumber As Integer
TxtFileNumber = FreeFile
If Not FileExist(sTxtFile) Then Exit Function
Open sTxtFile For Input As TxtFileNumber
Do While Not EOF(TxtFileNumber)
Line Input #TxtFileNumber, LineContent
If bTrimRow Then LineContent = Trim(LineContent)
If Len(LineContent) > GetNotePadColumnCount Then GetNotePadColumnCount = Len(LineContent)
Loop
Close TxtFileNumber
If Err.Number <> 0 Then Err.Clear
On Error GoTo 0
End Function
Public Function GetNotePadColumnCountAtRow(ByVal sTxtFile As String, ByVal iRow As Integer, Optional ByVal bTrimRow As Variant = True) As Integer ‘获取 txt 文件某行列数, bTrimRow 为真, 则行两端的 ” ” 不计
On Error Resume Next
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GetNotePadColumnCountAtRow = 0
Dim LineContent As String
Dim TxtFileNumber As Integer
Dim iCount As Integer
TxtFileNumber = FreeFile
If Not FileExist(sTxtFile) Then Exit Function
Open sTxtFile For Input As TxtFileNumber
Do While Not EOF(TxtFileNumber)
Line Input #TxtFileNumber, LineContent
iCount = iCount + 1
If bTrimRow Then LineContent = Trim(LineContent)
If iCount = iRow Then
GetNotePadColumnCountAtRow = Len(LineContent)
Exit Do
End If
Loop
Close TxtFileNumber
If Err.Number <> 0 Then Err.Clear
On Error GoTo 0
End Function


Public Function GetNotePadRowText(ByVal sTxtFile As String, ByVal iLineNumber As Integer) As String ‘获取 txt 文件某行内容
On Error Resume Next
Dim I As Integer, J As Integer
GetNotePadRowText = “”
If iLineNumber > GetNotePadRowCount(sTxtFile, False) Then Exit Function
Dim oFSO As Object, oFile As Object, oStream As Object
Set oFSO = CreateObject(“Scripting.FileSystemObject”)
Set oFile = oFSO.GetFile(sTxtFile)
Set oStream = oFile.OpenAsTextStream(1, 0)
‘ 读取指定行
For I = 1 To iLineNumber
GetNotePadRowText = oStream.ReadLine
Next
oStream.Close
Set oStream = Nothing
Set oFile = Nothing
Set oFSO = Nothing
If Err.Number <> 0 Then Err.Clear
On Error GoTo 0
End Function

成吉思汗西征之起因

公元1218年,维持了仅94年的西辽国被蒙古大军所灭。至此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的疆域已经扩展到东至日本海,西至额尔齐斯河(额尔齐斯河为鄂毕河最大的支流,流经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的国际河流)、北至巴儿忽真河流域(位于贝加尔湖东南部)、南至黄河的广大地区。其中西辽的灭亡为蒙古帝国正式打开了通往中亚的大门,同时也接触了一个新的世界文化——阿拉伯·波斯文化。此时,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已同中亚强国摩诃末·苏丹的花剌子模帝国相邻而居了。

花剌子模,位于阿姆河下游、咸海南岸的一个中亚古国。在古代中国文献中被称为“呼似密”,“火寻”,至13世纪始称为“花剌子模”和“回回国”。现今为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一部分。今天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还有一个花剌子模州,可以说是这个古老帝国的最后延续。

早在公元1215年到1216年,成吉思汗在中都(今北京)停留期间,花剌子模王摩诃末听到东方蒙古的崛起,已占领金国大半疆土时,他决定会会这位东方的征服者。他派遣以巴哈·阿丁·剌吉为首的花剌子模使节团,来到中都了解真实的蒙古帝国的情况。成吉思汗友好的态度接待了这批使者,并表示希望两国友好相处,从新开通商路进行贸易往来,花剌子模同意了友好通商的建议。1216年,成吉思汗派三名使者和商队回访花剌子模国。这三名使者是从居住在蒙古的花剌子模人中精心挑选出来的。1218年春,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在布哈拉接见了蒙古使者,同意成吉思汗的提议,双方缔结了和平通商协定。

同年成吉思汗决定派遣派出由450人组成的大商队,用500峰骆驼驮着金、银、丝绸、驼毛织品、海狸皮、貂皮等贵重商品再次出使花剌子模。这次商队的领路人仍然是从蒙古的穆斯林中挑选,其中成吉思汗还派了一位名叫兀忽纳的蒙古人作为他的私人代表随商队前往。商队行至锡尔河上游的讹答剌城(位于哈萨克斯坦南哈萨克斯坦州奇姆肯特市阿雷思河和锡尔河交汇处)后,讹答剌城守将亦纳勒术·海尔罕(根据费志尼《世界征服者史》记载,亦纳勒术是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的母后秃儿罕哈敦的族人,认为他可能是摩诃末的异母弟,其突厥名字为牙罕脱黑迪,意为“大象降生”。被册封为“海尔罕”)见财起意私自将商队扣留,并派人报摩诃末说,商队中有成吉思汗的密探。摩诃末在没有弄清事情真相的情况下,便下令亦纳勒术处决商队成员,并没收其全部财物。其中只有一人(一说是骆驼夫)从牢里逃出,得以幸免,向成吉思汗报告了商队被害经过。

成吉思汗闻之大怒,但是面对强大的花剌子模帝国还是采取了先礼后兵的策略,再次派遣由一个名为伊本巴合剌的西域商人和两名蒙古随从组成的使者团前去花剌子模向摩诃末询问商人被杀真相,如果愿意引渡凶手亦纳勒术·海尔罕,蒙古仍然愿意与花剌子模帝国和平相处。但是,摩诃末不但拒绝交出凶手,还当场杀死特使伊本巴合剌,并剃掉了两名蒙古副使的胡须,然后放他们回国面见成吉思汗。

亦纳勒术·海尔罕的贪婪和卑劣,摩诃末·苏丹的包庇和纵容,这一切激怒了成吉思汗。敌对形式已无法挽回,两大强国之间的战争序幕已经拉开了……

蒙古使臣被害后,成吉思汗觉察到两国关系已无法用和平方式解决,决定亲率大军向花剌子模问罪,令其弟斡赤斤哈撒儿留守蒙古。1219年6月,成吉思汗亲率蒙古大军远征花剌子模,从克鲁伦河畔出发,越阿尔泰山至也儿的石河(额尔齐斯河)畔度夏。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托雷及大将速不台、哲别、大断事官失吉忽图忽等随行。畏吾儿(回鹘人)、合剌鲁(属突厥语系,以海押立为中心统治着伊犁和博尔塔拉地区,臣属于西辽。)皆出兵,惟西夏拒绝出兵。总计兵力10至15万,成吉思汗对外号称60大军(魏源《蒙兀儿史记》)。出征花剌子模国,要翻越险峻的天山,经伊犁河谷进入中亚。1219年秋,西征军经过不剌城(今新疆博罗市)、赛里木湖、通过铁木儿忏察(亦称松关,今名果子沟) 越过阿剌岭(天山北山麓)出峡,到达阿里麻里城(新疆伊犁霍城阿力麻里县境内),西行渡伊犁河,经海押立(今哈萨克塔尔迪库尔干与伊犁一带)向花剌子模挺进。在行军途中遇到最困难的隘口便是铁木儿忏察。蒙古大军通过时,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理石开道,并且砍木修桥,共修筑48座,桥的宽度可容两辆车并行,如今尚存32座桥遗迹。

成吉思汗在行军所遇到的城市早已被蒙军在攻打乃蛮部和西辽的战争中征服,所以一路上除了客服自然条件所导致的困难外一路上没有遇到敌人的反抗,所以9月份就到达了花剌子模的边界。

面对蒙古大军的威逼,花剌子模国王摩诃末·苏丹将军队分散部署在锡尔河和费尔干纳要隘和河中各城池练成一线进行战略阻击。他把近四十万骑军和30万步兵多数留在了河中(撒马尔罕地区),两万人留给了讹答剌城的亦纳勒术·海尔罕,11万留给了长子扎兰丁驻守新都撒马尔罕,其余兵力悉数驻扎在其他城池。这种分兵御敌的战略使得花喇子模虽总兵力多于蒙古大军,但是分散兵力后实力处于劣势。

雅阁架空线路辅助设计(WCAD)教学视频——移动杆塔

本教学视频的关键步骤提示如下:

1、激活线路图形文件(dwg),并进入移动杆塔页面;

2、点击进入调整,在线路图形文件(dwg)作图区域移动某一基或多基杆塔,即可看到移动后的效果;

3、点击结束调整。

撒马尔罕

我所听说到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只是撒马尔罕比我想象中的更加宏伟。

——亚历山大大帝

在辽阔的帕米尔高原上,有着一块肥沃的土地。中国人称之为河中地区,阿拉伯人称之为“马法兰纳哈尔”,意思是两河之间。这两条河流所指的,便是将这块土地包围灌溉着的阿姆河与锡尔河。清冽丰沛的河水滋养着这片土地,也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人——无数的游牧部落迁移至此,在这里安营扎寨,繁衍生息。在公元前700年左右,一群粟特人定居于此,开始一砖一瓦的修建城池,并将其命名为撒马尔罕——肥沃之地。此时的他们,也许永远不会想到,在自己手中建成的,将是一座何等辉煌壮丽的城市。

撒马尔罕的历史

作为世界上最早的城市之一,撒马尔罕坐落于泽拉夫尚河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食物。不仅如此,撒马尔罕还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撒马尔罕东临中国,西接波斯,南近印度。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得撒马尔罕成为东南西北各大文明的交汇之处,也成为了无数商队歇息贸易之所。无数的财富汇聚于此,到了亚历山大大帝在公元前329年征服这里的时候,撒马尔罕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富有和重要的城市之一。

撒马尔罕在此后数个世纪中都是重要的商业城市,特别是在丝绸之路开辟之后,撒马尔罕更是凭借其地理位置,成为了丝绸之路的中心。作为粟特人的家乡,撒马尔罕聚集着无数的粟特商队,而粟特人正是因为善于经商而闻名遐迩。葡萄酒、硇砂、甘松香、阿萨那香、瑟瑟、麖皮……无数的奢侈品经他们之手,从西方运至东方的大都市长安;然后他们又将中国的丝绸瓷器,卖到叙利亚的海岸,亚历山大的港口,君士坦丁堡的市集,换来不计其数的金币和银币。而通过对丝绸之路上的这些骆驼商队征税,撒马尔罕积聚了大量的财富。著名的唐朝僧侣玄奘前往天竺取经时,也曾路过撒马尔罕,根据他留下的文书所记载:“此处土地肥沃,树木参天,花果处处,气候宜人,乃西域之中心。”

另一方面,撒马尔罕也为了东西方文化技术学习交融的温床。751年左右,当地的穆斯林们从两名中国囚犯口中得知了造纸术的秘密,在撒马尔罕建造了伊斯兰世界第一个造纸作坊。造纸术便从这里开始,向西传遍了伊斯兰世界,直至欧洲。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把撒马尔罕描述为“一个非常巨大辉煌的城市”。

相传公元751年的怛罗斯之战后,被俘的中国工匠中有精通造纸之人,造纸术便由此流传开来。

当然,如此重要而又繁华的城市,自然会被无数人垂涎。撒马尔罕千年的历史上饱受了战火的蹂躏,波斯、贵霜、阿拉伯等国先后统治过该地区。13世纪,从哈喇契丹人统治下挣脱的撒马尔罕被新兴的花剌子模统治,花剌子模在这里建立新都,后来因为花剌子模苏丹摩诃末的一个错误的举动,引发了蒙古人的大举西侵。成吉思汗带领着蒙古军队开始了对葱岭以西的中亚国家的战争,战争性质从报复性征讨,演化成恐怖的屠杀与侵略。公元1231年,花剌子模帝国被蒙古帝国所灭。作为花剌子模帝国的首都,蒙古军队在攻陷撒马尔罕之后,进行了残忍地掠夺。成吉思汗下令屠杀了三万康里战俘,并对反抗的撒马尔罕居民进行屠杀,整座城市笼罩在血雨腥风之中。除此之外,蒙古军队还彻底摧毁了城中的城堡和城墙等建筑,整个城市几乎化为废墟,粟特人修建的那些美轮美奂的建筑荡然无存,至今都没有留下幸存的建筑。

1370年,帖木儿帝国的建立者帖木儿大帝定都于此。像一切霸权者和野心家一样,帖木儿深知人民的心理。他知道相比于空洞的口号与宣传,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宏伟建筑物更能让民众摆脱自卑懦弱的心理。尤其在被成吉思汗焚毁的土地上重建都城,更能一扫昔日阴影。帖木儿在定都撒马尔罕之后,对其臣民发誓将要建立一个以撒马尔罕为世界中心的伊斯兰大帝国。立下那个誓言之后,他便开始征集世界各地的最精巧的工匠前往撒马尔罕,以举国之力对撒马尔罕大兴土木。根据中亚史学家的记载:“帖木儿把所有战利品都运到撒马尔罕,其中包括用来给世界征服者的首都增添光彩的作家和学者。”撒马尔罕从来没有云集过这么多能工巧匠,伊拉克的工匠、波斯的雕刻家、甚至是欧洲的著名建筑师,都来到了撒马尔罕,在撒马尔罕修建了一座又一座叹为观止的建筑。西班牙人卡拉维霍所著的《卡拉维霍东使记》里,还记载:“(帖木儿)并于所征服各城市中,选拔最良善、最有才干以及有巧艺之工匠,送来此间。他在大马士革时即将该处之珠宝商、丝织工匠、弓矢匠、战车制造家,以及制琉璃及瓷器的陶工,一律送至此城。经选送来此之工匠,皆为世界上最富于技巧之技术家。

除此之外,帖木儿的军队也开始有了新的任务,他们在征战过程中开始大量俘虏工匠送往撒马尔罕的工地,并把从亚洲各地搜刮来的玉石珠宝都堆积在撒马尔罕,经过帖木儿及其后裔的苦心经营,当时的撒马尔罕确实已经具备了竞选“世界之都”的资格,至今撒马尔罕的大多数古建筑都是帖木儿时代修建的。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在撒马尔罕的纪念性雕塑和绘画中,成吉思汗和帖木儿的形象完全不同。成吉思汗总是以凶神恶煞的形象出现,有时候头上的帽子还会被画上骷髅,象征着死亡,在撒马尔罕人看来,成吉思汗是撒马尔罕旧城的毁灭者和葬送者。但是有关帖木儿的雕塑就截然不同,在撒马尔罕最大的帖木儿雕像中,帖木儿并不是一身戎装,而是面容安详、身着得体的坐着,双眼慈祥的注视着这座城市,和其他地区记载的帖木儿的残暴形象完全不同。确实,帖木儿大帝的东征西讨,为无数的地方带来了毁灭和死亡,但是他成就了撒马尔罕,因此撒马尔罕人视他为伟大的英雄–帖木儿伯克。根据西班牙商人卡拉维霍所记载,他曾目睹西班牙与中国的使节为了一个帖木儿大帝身边的位子而发生口角,其人格魅力可见一斑。在之后的35年里,帖木儿又几次扩建了这座城市,并从帝国全境不断地迁入了技艺非凡的艺术家,能工巧匠,商人和学者,使这里成为了整个中亚的文化和商业中心。

但是,随着东方与欧洲之间海上贸易的发展,以及新大陆的发现,撒马尔罕的发展开始停滞,人口急剧减少,甚至有段时间成为了无人区。直到1887年,这里成为了扩张中的沙皇俄国的一个地区首府,撒马尔罕才逐渐又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经济中心。

撒马尔罕的古迹

千年古城撒马尔罕有着无数的古迹名胜,在撒马尔罕市中心,有着三座建立于公元十五世纪至十七世纪的伊斯兰神学院,当地人将该地区称之为雷吉斯坦。这三座经学院是伊斯兰世界中最古老的三座经学院,几乎可以等同于乌兹别克的国家标志。

西侧的兀鲁伯经学院(Ulugbek),是雷吉斯坦最初的建筑,建成于公元1420年。兀鲁伯是帖木儿的孙子,帖木儿帝国后来的统治者,同时他也是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在撒马尔城的东北角,还有着一座由其所创建的兀鲁伯天文台。这座兀鲁伯神学院的正门和彩色的穹顶是用各种色彩的陶瓷装饰的,后遭地震破坏,又重新修建了高13米、直径13米的新穹顶,建筑材料采用特殊金属结构。兀鲁伯经学院是15世纪最好的穆斯林学府之一。据说,兀鲁伯曾亲自在此授课,而这里也是他统治期间世俗科学思想的中心。

在雷吉斯坦广场北侧与东侧的,分别是提利亚•卡里(Tilla-Kari)经学院与东侧的希尔-多尔(Sher Dor)经学院,完工于十七世纪的昔班尼帝国。作为一座伊斯兰经学院,希尔-多尔正门上描绘着的,两头相向而立,身有人面,形态奇异的狮子。这与其所代表的伊斯兰教义格格不入的,因为伊斯兰教义严禁描绘活物,所以几何图案几乎是伊斯兰世界的唯一装饰。在经学院这样的宗教建筑上描绘活物,简直是世所仅见。

提利亚•卡里神学院

毋庸置疑,撒马尔罕最著名的人物依然是帖木儿大帝。他也是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树立的国家形象代表。在首都塔什干的中心广场,被塑成雕像的帖木儿扬鞭策马,似在统帅千军万马向前方飞奔。而对游客来说,撒马尔罕的帖木儿墓也是一处必到之地。这座有着黑色外貌的陵墓位于古尔—艾米尔皇陵建筑群正中央,在帖木儿驾崩前一年落成。古尔—艾米尔陵园的主体是个八角形的圆顶建筑,正面嵌有高大的凹廊。八角形的外墙体上有一段高约8米的鼓座,鼓座底部支撑着内层穹顶,约20米高;鼓座上端托举起外层穹顶,高约35米。外层穹顶呈独特的肋形,由两层薄薄的钟乳体同鼓座脱开,其外表面由密密的圆形对顶棱线组成,通体包裹着天蓝色琉璃面砖,色彩淡雅,光耀夺目。陵墓外部墙壁四周镶嵌着用玛瑙方砖组成的金碧辉煌的壁画,底部建筑用五彩缤纷的砌石装饰,陵墓的门和栏杆都有精美细致的木石雕刻。整个陵墓外观雄伟壮丽、色彩华美。

陵墓内部呈十字形,墙壁的下部全用大理石砌成,上部则布满了彩砖砌成的青绿色的阿拉伯式图案和金质的阿拉伯字母,彩砖和金饰交相辉映,浑然一体。大圆顶之下,陵墓内部的墙面金光闪闪,华丽威严。从一条窄梯抬阶而下,就来到了地下墓室。地下墓室用优质的砖石砌成,下面还有4米深的地基。墓室的中心设有灵室,安放着帖木儿与其家人的9座棺椁,在帖木儿的棺椁之上,有一段用阿拉伯文篆刻的铭文:古尔阿米尔帖木儿,成吉思汗的子孙,广阔地域的伟大领袖,长眠于此。

撒马尔罕还有着一座举世闻名的建筑,这便是被称为世界三大清真寺之一的比比哈努姆清真寺。长途跋涉,越过茫茫沙漠,当时的商旅们到达撒马尔罕时,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座巨型建筑物。这座清真寺以帖木儿的王后名字所命名,在其入口处刻了两个词:分别是出自可兰经的伟大与唯一。相传在几公里之外都能看见这两个词。这座清真寺也是全中亚地区最大的建筑物,长140米,宽100米,仅是正门的高度,就有35米之高。这座清真寺为帖木儿的王后在帖木儿征战印度时所建,帖木儿班师回国后嫌其太小,又下令重建,可直到其逝世,比比哈努姆清真寺也没有重建完成。重建到一半的清真寺经常会出现砖石掉落的情况,当地人甚至将其称为“永远不可能完成的建筑。”事实上,比比哈努姆清真寺确实也是在勉力支撑。终于,在1897年的一场地震之中,比比哈努姆清真寺轰然坍塌。如今游客们所能看到的比比哈努姆清真寺,只是原地重建的复制品。

雅阁架空线路辅助设计(WCAD)教学视频——调整杆型

本教学视频的关键步骤提示如下:

1、激活线路图形文件(dwg),并进入调整杆型页面;

2、点击进入调整,选择目标杆塔编号,回车自动切换至杆塔参数页面;

3、选择或输入新的杆塔型号,回车,即可看到调整后的效果;

4、点击结束调整。